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

新玩具隨手拍






前一個週六,趁著翔茂還沒搬家前,買了一台富士消費機,準備給老公當生日禮物。昨日外頭很冷,沒安排外出活動的我們,只到附近的台北市區走走,順手把新玩具帶上,隨手按了幾張。



[鴿子不喜歡這四個字耶!沒半隻停留在上頭說]



我個人覺得消費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,尤其是有了單眼後,更覺得這樣的機器不能缺少。除了機身小巧隨身攜帶頗為方便外,科技日新月異的條件下功能加強,拍起來已經不比單眼遜色,隨身攜帶更能紀錄一天的見聞。





隨手拍了更換名稱後的「自由廣場」,還有2008年大安森林公園的花卉展。不知道是不是風大,展場的花卉凌亂不感覺有什麼美感,只拍了艷紅的聖誕紅及幾張樹景。還沒用上其他的相機特殊功能,有機會再來嘗試看看。



[感覺很陽春的花卉展]



或許看了日記不免想說:「不是買給先生當禮物嗎?好像是盒子再拍咧!」是啊!是這樣沒錯!不過基於得先摸熟才能教授的原則下,我還是得先搞懂才行。就如同每次先生買給我的禮物一樣,說了單車是送我的,結果是他在騎;那茶壺也是說要送我的,結果泡的人是他咧…於是彼此、彼此囉!



此篇獻給我最親愛的夜間部同學



元旦生日快樂!

大家新年快樂!



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[屏東]鵝鸞鼻燈塔




[鵝鸞鼻燈塔]



[我很喜歡這張照片的感覺]



兒子三天旅遊回來後,聲音沙啞,不過從表情看來,三天的旅行除了疲憊,還有滿滿的收穫。





屏東的鵝鸞鼻燈塔是我未曾拜訪的地方,這次孩子特地去把它拍回來跟我分享。「瑪麻我有拍燈塔喔!」還沒返程時,小傢伙難掩興奮的打電話告訴我,那時只是想孩子一路平安就好,照片拍什麼都不重要。





昨天打開資料夾,看他三天旅程拍攝的風景。海生館光線差,幾乎都採錄影,有些走馬看花的感覺。遊樂區就跳過不拍了,只有鵝鸞鼻燈塔與南端的海洋,拍得還可以,於是我把它貼上當成紀念。這短短三天的行程,他都有乖乖的打電話跟媽媽報平安,晚上更不忘記道晚安。這趟旅行除了照片外,還很得意的幫我帶了台中雙福堂的芋頭太陽餅當「等路」哩![2007/12/24-12/26]


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

[台北]國立台灣博物館-捷克懸絲偶戲展




[中央圓頂-光線直接照入室內天花板的彩繪玻璃]



[柱列-內圍是愛奧尼柱式,外圍是科林斯柱式]





再次踏入這裡,時間已隔
20多年。那一年的暑假,約小學三、四年級的我,跟著大姊北上來玩。當時大姊在台北念大學,我來打擾幾天。那回嚐到台北流行的鹽酥雞、臺一牛乳有名的湯圓,手上提著沒嘴巴的kitty貓袋子,童年北上的收穫,小小心靈難以抹滅的記憶。 



[由上往下拍]



[博物館一角]



那年初次拜訪這博物館,一直記得有恐龍的化石,還有不太確定是不是在此遇見的侯風地動儀,其它已不太有印象。二十多年過去了,爾後北上居住台北,常逛二二八公園,怎麼也沒想再進入瞧仔細。前幾天傑利告知有捷克懸絲木偶戲可看,才勾起再訪的念頭。
 



[玻璃櫥窗內的懸絲戲偶]





再訪已經不再是那年懵懂無知的小孩,當時沒注意的建築,決定好好觀看。博物館的外觀不說,裡頭的大廳倒是讓我端詳好一會兒,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天花板頂部與四周鑲嵌的彩繪玻璃。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,多數時間裡不是看左右、前後,而是往上看。越看越發覺自己錯過的美好,除了自責,不得不感謝
1913年台灣民政長官祝辰巳。如當時不是為了紀念總督兒玉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,這棟博物館應該不存在吧! 







懸絲木偶,它如同台灣的
傀儡戲偶。木偶身高約二尺﹐由頭﹑軀幹﹑四肢三個部件構成。在重要關節部位各著絲線。線位設置在頭﹑腹﹑背﹑手臂﹑手掌﹑腳趾等部位上。布線少者數條﹐多者二三十條。幕後演員以拉動絲線來操縱其動作,如同台灣的傀儡偶戲般。 





兩者不同之處在布偶的穿著,文化背景與不同國家的傳統與風俗。若想知道詳細些,不如親自走訪,有看並不太仔細記憶的我,一心繫在建築物上,建築的照片多於戲偶啊!不過之後趁著空檔與孩童們欣賞了一齣「公主的願望」懸絲偶戲,透過工作人員的巧手,度過一個歡樂的周六下午。
[2007.12.22] 



[到此別忘了,把年齡降低,跟著兒童一起看看偶戲表演喔]



波西米亞偶的家
~捷克懸絲偶戲展 

展期:2007/11/6-2008/1/6

國立台灣博物館[二二八和平公園內

更多照片請到這裡觀看è按我按我



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

[桃園]復興鄉三民村蝙蝠洞&基國派教堂




[清澈碧綠的溪水]





台七線路旁的三民村的蝙蝠洞指標,看過不下數十次,來去匆匆總是沒機會探訪。離開角板山賓館,我提議到這裡逛逛,常聽說的蝙蝠洞到底長得如何?我想還是自己走一回最能體會。



[蝙蝠洞]



[小瀑布]



蝙蝠洞的入口有個竹編牌樓,大大的蝙蝠洞三字,告訴旅人往裡走準沒錯。從牌樓到蝙蝠洞全程三公里,一路綠樹林蔭,走起來涼爽舒服。地面上磁磚貼著蝙蝠的圖像,還有看不懂的色彩符號,或許是泰雅族特有的圖騰吧!



[清澈見底的潭水]





走進蝙蝠洞前有塊解說指標,沿著階梯慢行就能到達蝙蝠洞。走入下行階梯即見到碧綠溪水,有種寧靜之美。所謂寧靜是因溪水平靜無波,像極了透明的鏡片,清澈見底。往前不遠處的蝙蝠洞更讓人讚嘆,洞穴猶如神來之筆,儼如鬼斧神工開鑿的岩壁,不時傳來陣陣涼意,一路走來的酷熱,因它而驅離,心情也慢慢平靜。



[通往天堂之鑰]





穴中有兩處小瀑布流洩,中間有一處清潭,潭水清澈碧綠,有魚悠遊。至於蝙蝠,可能因人們的打擾,早已失去蹤影。沒有蝙蝠的蝙蝠洞不因此失去壯麗的氣魄,有種說不出的靜謐之美,慢慢感染到此拜訪的旅人。





[教堂已改成文化館供參觀]



離蝙蝠洞約5分鐘車程的地方,有座泰雅族的教堂文化館,原來是部落的信仰中心。當時建造的材料,是從蝙蝠洞附近以一人一石的方式,搬運興建。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維艱時期,這座教堂由眾人分工,凝聚的向心力與團結合作精神,讓人感佩。



[鑲在石頭屋前的紀念碑]



[另一頭為新建的教堂]



午後的陽光斜射在猶如童話故事中的小房子上,黃榮泉牧師以「通往天堂之鑰」的概念,採自然的石材,建造這座泰雅族人的精神堡壘。默默觀察光影在這建築產生的變化,發覺這教堂有種說不出的神秘之美及一種安定的感覺,難怪入選於台灣歷史百景之中啊!


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

小傢伙不在家


 



今天起得特別早,倒不是睡不著,而是小傢伙今天要去畢業旅行,大概是怕睡過頭,五點一到就馬上起床等待出發。被他起床的動作吵醒,於是我與先生也提早起床。每次一家人的旅行,總是要一直不斷呼喚,才緩緩的起床打理。換成畢業旅行,整個人顯得異常興奮,也不用我們費心。



明年家裡的兩個小朋友都將畢業,邁入另一個求學階段,於是今年輪番畢業旅行去。姊姊去畢業旅行時我比較不擔心,她有條理的列好清單,慢慢打包。換成弟弟,就讓我有些不放心。雖然他也自己整理東西,拿著清單慢慢裝入包包,我還是偷偷的打開,幫忙看看,補上不足。
 



先生總是告誡我不可以太寵孩子,要放手他們才會成長。其實我還一直再學習當個「輕鬆」的媽媽,什麼都讓他們自己主意,偶爾給給意見。雖然忍不住時,還是會雞婆幫忙,不過我漸漸發覺孩子有孩子們的成長方式,真得要裝視而不見才好。



去年開始我對孩子採「放任」政策,讓他們做想做的事情,不補習也不勉強,讓他們學習想學的,快樂就好。或許有人不贊同這樣的方式,不過我發覺這樣的方式實施後,孩子學習更加認真,成績逐漸好轉,讓他們快樂學習,我們也樂得輕鬆。
 



這三天的旅行小傢伙將在南部度過,一早的雨,希望別壞了他們的興致。看了行程表我莞爾一笑,當初三年前姊姊也是去這些地方,三年後還是沒改變,有點老掉牙的感覺,也讓人感嘆旅遊業者該加加油,台灣不是只有遊樂區才好玩啊!不過說歸說,盼這三天能順利度過,快樂出門、平安回家。

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

[桃園]尋找楓的足跡-角板山賓館




[雖然喜歡槭樹的紅葉,但是楓香的金黃也不遜色]



[不管什麼角度看都很美]






挺懷念那年在奧萬大國家公園內遇見的楓香樹,腦海不時想起閃閃發光的金黃葉片,數大的美,總是讓人難忘。拋開旅展的寫稿壓力,望著外頭的湛藍天空,匆忙收拾桌上的宣傳單,出門踏青去。 





[兒子拾起一片小小的紅葉]



[意外遇見正在睡覺的小瓢蟲]



說起賞楓,北台灣有不少景點,不過要人煙稀少,這裡似乎最適合。並非一大早就外出,當抵達角板山已經中午,隨意找了家餐館,填飽肚子後,緩緩的步行前往角板山賓館。還沒進入口處,一旁就能見到泛紅的槭樹,在陽光照射下,顯得閃閃動人。
 



已經不是初次拜訪,只選擇想走的路徑。抬頭看看梅花開了沒?再順著路向右拐個彎,再往前走入思親亭。遠眺是必須的,天候良好能見對岸田園風光。離開思親亭,再往池塘旁的槭樹群走走,紅的、黃的葉片,把單調的畫面繪得繽紛。 



[梅花悄悄的開了,不過還不是多數,因為天候還不冷]



[行館前的杜鵑早來了好幾個月啊-不是應該在淡淡的三月天嗎]



慶幸每回到此都有湛藍的好天氣,今天的拜訪又多了些驚喜,除了楓紅,梅花也悄悄綻放,連三月的杜鵑也來湊熱鬧。之前荒廢行館如今整修完畢,不僅有蔣公生前的照片,還有蔣夫人的水墨畫作,看看這些照片與水墨作品,對於蔣公與夫人的平時生活又多了一分了解。撇開外頭紛擾的政治意題,這裡是難得的清靜之地呢!
[2007.12.16] 



[思親亭遠眺好景色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