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
[新竹]來看賽神豬-新埔義民祭
[義民祭是場藝術與人文的大會師]
[神豬上的圖騰別具巧思,這隻上頭還有海豚的圖案]
網路的訊息寫著,上午八點開始交通管制,還好九點才開始,多了一小時的空檔,降低了可能面臨的塞車窘境。對於慶典上大神豬的電視畫面印象深刻,那是如何辦到的?豬頭在哪啊?這次參觀後,終於有了解答。
[豬頭在這裡,每回看電視畫面總是找不到豬頭的位置,這次我得看個仔細]
[擺好了神豬,準備供品祭拜]
清早跟大多數的村民一樣,帶著朝聖的心情,徒步前往義民廟。「義民祭」是客家人的大節日,每年舉行祭祀活動,追悼先烈義行,適逢農曆七月,廟前架起高達數丈的燈篙,招引孤魂前來享用祭品。
[這是今年得頭獎的大神豬]
第一次接近神豬,難免興奮,摸不著頭緒的我,看到第一隻就快快按下快門,先生拍拍我的肩膀,跟我說:「這裡也有!」往旁邊探探頭,發現賽神豬的車子分好幾列,心急的我,這下子終於懂得要慢慢的欣賞。
[絡繹不絕的人群,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在神豬身上]
[這隻神豬上頭還有羊與鵝,十分特別]
神豬被拱在貨車後頭展示,車上裝了不少絢麗的燈泡與旗幟。一隻隻的神豬,隨著比賽的等級分開供人觀賞,豬仔的得獎等級標示在豬身上方,一旁還有縣長與縣議會議長頒給的獎狀,獎狀上頭貼著一隻金箔的神豬圖案,說明這是如假包換金豬。我喜歡神豬身上的圖騰,那些美麗的圖案是用剃刀慢慢修飾出來的,有點類似刺青,而每隻的圖案並不相同,猶如圖騰展示大會,更增添神豬賽的可看性。
[繼續看神豬,我特地為牠們而來]
義民祭除了神豬比賽,吃糖粥也是其中的一項傳統。早期物資缺乏的年代,吃糖粥除了充飢,也有驅寒之效,據說粥裡加了薑的關係。但在物資富裕的年代,糖粥悄悄的被米苔目、仙草與麻糬這些客家美食取而代之,現在排隊取用的民眾,已不再是為了充飢,而是希望食物下肚,吃了能保「平安」。
[除了賽豬,也有賽羊哦!只不過羊不比重量,而是比羊角的長度]
[今年得頭獎的羊角獎狀]
會場鬧哄哄的,隨著慶祝大典時間的接近,不斷湧入當地居民與遊客,連卡通人物派大星跟海綿寶寶也跑來湊熱鬧(笑),卡通人物是攤販手中的氣球們,它們的出現增添不少歡樂氣氛。看過神豬賽與羊角,原想進入廟裡觀摩,門口的老伯告知祭典快開始,裡頭人太多,希望就此止步。
[這裡有參賽的得獎名次與神豬.重量,後面貼著神羊比賽的得獎名次]
[我在一個神豬的供桌前發現了這個,內容就是述說的義民節的由來]
我心想既然進不了廟,那在廟外拜拜應該無妨。於是對著大大的紙糊鬼王大士爺合十祭拜,(回家查詢才知道他的身分,據說他是唐朝大學士林姜陽),應該沒問題吧?!因為我也看到許多人拜他(XD)。當祭典結束,大士爺也將隨之火化,象徵他帶走眾家兄弟,從此恢復平靜。
[吃甜食,感受客家庄的人情味]
[這裡也有麻薯分享]
一年一度的義民祭,除了普度活動、賽神豬、比羊角、起燈篙、吃甜食、鬼王大士爺,還有一項活動就是放水燈。放水燈是祭典前一晚的活動,準備好祭品,點燃水燈的蠟燭,放入水中順水漂流,藉以幫助好兄弟引路。
[鬼王大士爺,他頭上的神像是觀音大士]
[常常經過新埔義民廟,卻是頭一次前來拜訪]
義民祭如此有意義的活動,隨著世代演變,越來越不受重視,活動費用的「領調」也隨之變少,讓人憂心因後人的不重視而消失。猜想自己若不是為了看賽神豬前來的話,或許很難了解活動背後所深藏的意義。於是建議看此文前,先了解義民節的由來,將更能體會客家人的傳承精神。老實說當自己看到義民捨身護民保衛家園,除了不捨,更感到一絲絲溫暖,衷心期盼這樣的傳統慶典能淵遠流長。[2010.08.29]
[你看派大星也來了,開心的舉手打招呼]
[海綿寶寶也跑來湊一腳,笑得合不攏嘴]
義民節的由來[資料來源 核心義民祭 緣自清初保鄉衛土傳奇]
清朝初期台灣墾荒階段,常有盜匪亂民搶盜掠奪,客家庄男子就組團勤練武術抵抗外來侵犯,保護村中老弱婦孺,這些人在清代台灣三次重要的「抗官民變」中,犧牲的人就是義民。
這三次抗官民變,最早是康熙六十年即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,再來是乾隆五十一年(1786)林爽文事件,以及同治元年(1862)在彰化發生戴潮春殺官為王事件。這些戰事使得全台各地組成義勇軍來保護家園及親人,其中以客家人最多,許多人英勇陣亡。
有史書記載,林爽文打著反清復明旗幟起事,但部下都是烏合之眾,軍紀不嚴,到處燒殺擄掠以致民不聊生,從諸羅(嘉義)一路打向北部,進犯淡水廳竹塹(新竹),新埔地區民眾為保衛鄉土,客家人、福佬人及原住民組織義民軍,與林軍血戰數月,收復新竹城,林軍流竄苗栗、大甲,後來清軍會同義民軍予以殲滅。
最後義民軍死兩百多人,骨骸散在各地,義民軍回師時,以牛車沿途撿拾手臂綁著黑布旗為信號的義民骨骸,準備運到新竹湖口安葬,但牛車經過鳳山溪到新埔枋寮時,牛隻不肯再前進,經焚香禱告擲筊請示,才知義民已選擇安葬地方,再請地理師勘驗確認為風水絕佳的「雄牛困地」吉穴,便把義民骨骸埋葬成為義民塚。
乾隆皇帝後來親筆書寫「褒忠」匾額頒給犧牲的義民,新竹仕紳又發起捐田、捐錢,在義民塚前建造「褒忠亭」,乾隆五十三年(1788)冬建廟,兩年後「褒忠廟」落成,從此香火不斷,廟方每年舉辦祭祀活動;後來,戴潮春事件犧牲的義民遺骸,則歸葬在義民廟的附塚。
道光十五年(1835),新埔義民廟選定農曆七月二十日舉辦「義民祭典」,由當地客家十五個大庄輪值祭拜,隨著客家鄉親轉向各地墾植發展,義民廟也分香到全台各地,如今已有三十九座義民廟,義民祭成客家族群的信仰中心,許多縣市開辦客家文化節也以義民祭為核心,搭配系列文化活動,繼續流傳客家精神。
關於大士爺
2010義民祭介紹
更多照片分享 請按我
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
[宜蘭]松羅國家步道
[松羅溪清澈透明,苦花魚悠游其中]
上周末先生公司舉辦員工旅遊活動,地點是宜蘭松羅國家步道。這是一日遊的活動,內容頗為豐富,所拜訪的景點,都是初體驗,可惜時間掌控不足,有些不盡興。
[前往步道間的一處南瓜田]
一早七點從永和出發,中途在雪山隧道小小塞車,抵達大同鄉的松羅步道,已將近10點。浩浩蕩蕩的一行人,除了步道健行,還得掌握中午餐廳用餐時間,所以抵達的同時,也宣布稍後結束的集合時間。看了看錶,時間上還真緊迫,大概僅有一小時左右的時間能探索,只能走到哪算哪了吧!
[松羅國家步道全程兩公里]
[石子路面,老少咸宜的路線]
從停車場開始步行到步道口,約花費20分鐘左右,這是我的概估。從台北出發到宜蘭途中並無下車休息,將近三百人的團體,到了松羅步道的首要任務,就是先上廁所。偏偏步道的公廁設計僅在停車場附近兩處,其中一處還是男女共用一間,光等待就耗費許多時間,早不記得自己花多少時間走到步道口。
[山蘇]
不過我蠻喜歡松羅步道的,開始進入那刻,林蔭密佈,有如進入熱帶雨林。自然生態豐富,隨處能見蝴蝶飛舞,充滿生氣。本以為天公不作美,從出發的藍天變成陰霾,因太陽公公缺席,溫度降低不少,整個溫度非常舒適,反而喜歡這種感覺。
[黃藤的莖]
[山棕]
沿途步道都有解說牌,分享步道出現的動、植物。我看上頭的植物的圖片,真有些分不清楚。葉子的大、小與差別,並沒太多說明,同樣是綠色的葉子,長得類似,讓人摸不著頭緒。
[白痣珈蟌 ]
姑且不管植物的種類,原以為兩公里左右的步道很快可以達成,可是在途中就遇到一個大問題。眼前一座繩索搭起的兩岸吊橋,能通過的人數有限,一來、一往,晃啊!晃的,接近三百人的團體根本不可能全數通過。等不到機會的我,眼巴巴看著別人在繩索上走著,只好脫下鞋,讓腳丫暫時解放。
[松羅吊橋]
清澈的松羅溪,滿足了與我相同窘境的夥伴,多數人拿著毛巾洗滌,擦擦汗、吹吹風,等待折返。當然也有脫下鞋,跨溪的勇者,我想仿效此法,先生卻叮嚀時間不足,不要貿然嘗試。在觀望大夥通過吊橋時,小腿感受一陣陣叮咬的感覺,低下頭才知道小魚兒前來幫忙去角質。跑來湊熱鬧的魚兒,大概知道等待是無聊的,紛紛跑來與我玩耍,讓我不感孤獨。
[橫渡過溪]
[過不了吊橋,我們只能在吊橋的這一頭休息]
百人的健行活動,是個耐性與時間的考驗。有人快速的趕路,抵達某一處之後,馬上折返;有人慢吞吞的行走,平時就不太運動,乾脆找個角落休憩;而我與先生屬於腳程平緩的旅者,除了偶爾停下來欣賞拍照外,維持一定的速度前行。不過終究因為人數過多,而顯得不夠完美,整個步道尚有二分之一未訪,留下小小缺憾。[2010.08.21]
更多照片請至這裡觀看按我
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
[台北]參加蔣渭水大稻埕行跡導覽
[這天很幸運遇到蔣朝根老師導覽,他是蔣渭水先生的孫子]
參與「渭水春風」的音樂劇排演觀賞後,讓我對於蔣渭水先生的故事產生興趣。明年恰巧是蔣渭水逝世八十週年,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與蔣渭水文化基金會,舉辦多場蔣渭水大稻埕行跡導覽。我剛好搭上線,報名了其中一場,跟著蔣朝根老師的腳步,過了一個豐富的午後時光。
[第一站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]
不過提到參與導覽行程,我還真不會敘述,跟著老師邊走、邊看,沒做筆記的狀況下,腦袋能記住的部分十分有限。
導覽路線: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、蔣渭水紀念公園、靜修女中、江山樓、 台北更生院、九間仔民眾講座、春風得意樓、大安醫院、 民眾黨本部、蓬萊閣、永樂町郵便局、永樂座、港町文化講座。
第一站即是寧夏路的大同分局,市定古蹟的大同分局是日據時期的北警察署。日治時期警察署的空間設置,以拘留所的型態規劃。蔣渭水以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團名義,向來台巡視的日本皇太子請願,被北署拘留,成為第一位請願政治犯。因多次在大稻埕聚集群眾在北署居留,他稱該署為「日新旅館」,並留下北署遊記、再遊北署、女監房的一頁等多篇人權文學。大同分局原為二樓建築,大門採立柱造型,窗戶為拱形半圓狀,外牆的磁磚已經重貼,最原始的磁磚在分局後頭,顏色已經斑駁,算是米色嗎?!真不知道該稱為甚麼色調,它是北投窯場出產的瓷磚,據說具有防空的保護色。分局的外牆所用的石塊,是台北城牆拆卸後搬遷至此。
分局內擁有全台唯一的扇形拘留所,與難得一見的水牢。老師說以前日本警察會把抓來的犯人關在水牢,將水放到犯人的鼻子部位,被刑求者往往受不了痛苦而招供。只是這些地方平時並不開放,所以想一探究竟,並不容易。不過想參觀者不妨提出申請[按下即可]
第二站是蔣渭水紀念公園,2006年8月5日,蔣渭水先生逝世75週年時啟用,園內有大稻埕洋樓立面仿巴洛克風格的牌樓,紀念碑有中、英、日三國語言說明,有展示櫥窗與影片播放器。我很想看當年大眾葬的送行影像,可惜時間不足,為了趕接下來的行程,開啟了開關又快速按停。
[靜修女中]
靜修女中是台灣文化協會創立地,英文名Blessed Imelda's school意為「真理嚴美黛之學校」,是為紀念真理聖女嚴美黛而來,中文校名靜修二字,則是靜心修身之意。創立大會時全員人數有1022位,是台灣第一個非武裝抗日民族運動的結社團體。
[江山樓目前現址]
江山樓是日治時期著名的酒樓,當時有藝旦表演,也是文人雅士的聚會所。日本皇太子行啟台灣,採用的國宴主廚就是江山樓的師傅。蔣渭水多次在此接受同志舉辦的洗塵與入獄餞行餐宴,而今的江山樓已成為一般的住宅大樓,不過一樓的早餐店裡,還保留著江山樓當年的照片。
[葉金塗宅]
台北更生院已成為停車場,由於拜訪時剛好下起陣雨,並無參觀。不過經過重慶北路二段時,老師倒是介紹了葉金塗古宅。生產鳳梨罐頭的葉金塗宅,政府採容積率移轉的方式,建商保留原來三層閩南式樓面,再往上加蓋新大樓。我們在對面騎樓下,欣賞葉宅的樓面雕刻,不難想像當年大夥對它的讚嘆。
[老師也提到日治時期鴉片政策]
抵達延平北路二段,當年九間仔民眾講座地點,雨依然不停歇。老師拿出自製的簡介,與我們分享蔣渭水當年所寫的社論,還有請台灣第一飛行員謝文達在第三次的「台灣議會期成運動」到東京請願所散發的傳單。謝文達駕機在東京上空,散發數十萬張空飄傳單,聲援這項運動,不過這舉動也導致被撤銷飛行執照的命運。
[義美食品保留當年老街風貌一景]
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」現址為當年蔣渭水所開設的「春風得意樓」,是間有三家店面的大型酒家。透過妻舅石煥堂先生,取得宜蘭名酒「甘泉老紅酒」的代理權。蔣渭水開酒家,又是醫生,生活優渥可想而知,卻為了台灣人民的福祉投入社會運動。直到逝世,他的革命戰友張晴川形容是「傷心身外一無餘,剩得蕭條數卷書,兒女遺孤猶在讀,親朋同志痛何如」,留下弱妻與稚子,租來的房舍被追討,連家中唯一值錢的電話也被抵債,遺眷靠同志捐贈的奠儀生活,不安定的生活,使許多第一手的資料散失,難以找尋。
延平北路二段的義美食品門市,是昔日的大安醫院與台灣民報總批發處。記得參與「渭水春風」音樂劇聽魏世芬老師介紹蔣渭水的生平時,印象深刻的就是蔣渭水在大安醫院前與同志合影的照片,很難想像當年發報的盛況。蔣老師說當年有個老闆不識字,特地定了一份台灣民報,請周圍的鄰居朋友前來他家,並請一位識字的朋友來讀報,大家一同聆聽,直到報紙全部唸完,這行為頗讓人感動。
[蓬萊閣]
台灣民眾黨本部目前正在興建中,只有匆匆一撇,這是台灣的第一個成立的政黨。蓬萊閣與東薈芳、江山樓齊名的酒樓,而今已不復見昔日風華,目前為一處商業大樓,建物的面積與當年應該不相上下。蔣渭水催生各工友會,經常在此舉行創立大會或罷工得勝祝捷慰勞宴,而此地為台灣工友總聯盟創立大會地。
永樂町郵便局在熱鬧的迪化街裡,蔣渭水經常在此發送國內電報。拐個彎就是(迪化街46巷內)當年的永樂座,是蔣渭水大眾葬儀會場,擁有1200個座位,是當時台北最先進的電影院與劇院,而今只能憑空想像。港町文化講座在今日貴德街49號,腹地不大,卻是蔣渭水多次講演場所。前往時經過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故居與莊永明祖宅,貴德街的李春生紀念教堂與陳天來故居,讓我想起之前與k的那趟大同區小旅行,到現在都還沒補上。
[李春生紀念館]
[陳天來故居]
辜宅鹽館是當天的最終地點,辜顯榮,字耀星,是日治時期的商業鉅子,曾被任命為台北保良局局長,同時取得日方所給的鹽和樟腦等專賣的經濟特權,奠定辜家富裕的經濟基礎。目前鹽館為私立榮星幼稚園(歸綏街303巷9號)。
[辜家鹽館]
對蔣渭水大稻埕行跡有興趣者,不妨報名參與活動。
報名辦法請洽蔣渭水文化基金會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