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年8月30日 星期二

[台中]追分車站







一句留言可能引起另一趟人文之旅,我常常是這樣計劃著下一步行程,某次凱文留言讓我興起尋找日本式建築的車站,然而這樣的車站多半在海線,於是也開始了一連串的尋找之旅。





說來挺好玩,我不算鐵道迷,但是對於鐵道的尋找,我還蠻有興趣的。應該說遇見那一座座車站,就像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,也許是轉折點,而終點會是哪裡永遠不得而知,那種感覺很美好,就像一段不可知的行程。






來追分車站的路程一點都不順利,因為不確定是否造訪,主要的目的並非這裡,只是想著回程或許可以造訪這裡。靠著一本旅遊景點的雜誌介紹,沒有詳細的地圖,只憑著兩小行字體的路徑形容,繞了兩次大肚溪橋,走過兩次成功車站,第三次才到追分車站。




   



不清楚是否追「分」很困難,還是追「婚」不容易,可是我們並非為此而來,卻也吃足了苦頭,老公的性子快被追「分」磨光,而那個「分」不是上述的字眼,而是時間的「分」,浪費太多時間再找路上,害怕回台北已經夜深。





 [車站側面的牛眼窗]
 



西元
1922年興建的追分車站,是海線鐵路的最末站,檜木建築的車站保存完好。追分車站的站場面積約有十公頃,是山海線的交會處,連接山海線的成、追線,就像一條鏈子,是追分、成功、彰化三個車站,形成台鐵獨一無二的台鐵迷宮鐵三角,加上具有「山海鏈」的重要位置,也象徵「山海戀」。







我在車站售票櫃檯前遊走,站長告知只要不超過第一月台,可以隨意的走動。我高興的拿起相機拍下四周圍的一切。車站內有一許願池,也許是為了追分成功或是追婚成功設置,在鐵道一旁顯得特別顯眼。





 [鐵道旁的許願池]
 



想起得買幾張車票當成紀念,於是向售票人員詢問是否販賣紙卡車票,這是懷舊人的最愛,幸好如願購得。站務人員好意拿起一盤印章與印泥,告訴我拿去蓋上紀念章,蓋完歸還即可。印章上頭滿是「追分成功」與「追婚成功」的祝福話語,我一口氣買十張蓋十張,打算當伴手禮送給需要的朋友。





 [紀念章]



 [我在車票的背後蓋滿祝福的印章]

一趟山海戀,我走過海岸線的最末車站,從竹南到彰化的海岸車站,我剩下日南車站還沒造訪,也許有人問「香山車站呢?!」我去過,一直拖著未寫,也許哪天心血來潮會提筆寫下,那是人生的另一處轉折點,一次美麗的邂逅。



 

 [車站前的路徑圖]




  

2005年8月26日 星期五

[花蓮]瑞穗牧場






炙熱的午後循著台九線往瑞穗牧場出發,這是第一次來瑞穗牧場,不僅讓人開始幻想電視上瑞穗鮮乳廣告,那片翠綠草原,好山、好水狀態下生產的香純鮮乳。





也許是想像的太過美好,當我一看到牧場時,有點小失望吧!想像寬闊的草原,可以媲美兆豐農場。不過我太天真了,這裡讓旅客參觀的只是小小部份,實際牧場雖然佔地廣大,但是無法全部開放讓遊客觀賞。







牧場步道噴出霧狀水氣,聽說是為了防止小黑蚊,卻讓炎熱的夏天有「視覺」清涼效果。樹下有露天咖啡座,可坐下喝咖啡,聆聽原住民的歌唱表演。我想歌唱節目應該不是常有,而是假日的特別演出。





咖啡座旁的柵欄有幾隻「公關」鴕鳥,一點都不害怕人群,彷彿他們才是瑞穗牧場的主人,用心的款待每位到達的旅人。販賣紀念品專區都是乳牛可愛的身影,不分老幼,都喜愛去那兒逛逛。






瑞穗聞名的鮮乳、鮮奶冰淇淋、鮮奶酪、鮮奶饅頭各俱風味,到牧場來沒嚐嚐肯定會後悔,每個人點了自己喜歡的產品,坐在一旁享受片刻悠閒。離開前探望圍籬內的牛群,牛兒們也許因為炎熱顯得懶洋洋,而且大多數乳牛並不在這裡,所以並沒有吸引太多人潮,大夥寧可躲著艷陽,在樹下或是室內,享受這牧場的風景。




靜靜望著藍天、綠地享受這難得的午后時光,想著這最後一天的行腳,漸漸又往南邁進一點,或許下次該到台東走走。





 [櫥窗裡滿是乳牛圖案飾品]


2005年8月24日 星期三

[花蓮]另類渡假方式




 [攝於瑞穗牧場]



一早打開廣播,聽到一件蠻不錯的訊息,於是寫下分享。這是金車文教所舉辦的活動,邀請大家來當志工,服務偏遠地方小孩的學業,一周服務
30小時,一天大約4-5小時的課業輔導,剩餘時間就可以騎著鐵馬到處趴趴走,算是另類的渡假方式。




這是從國外傳回台灣的另類渡假方式,透過服務進而深入偏遠地區,而更加了解每個地區的地方文化與特色,這種方式比起我們漫無目的的趴趴走,或是循著旅遊導覽都有意義多了。




本次服務地點為花蓮縣,算是美麗的後山,我想就算住上一個月也發掘不完秘密的地方,如果有空閒的朋友可以考慮當個快樂志工。雖然這個是盒子以後不上班的志向,因為自己孩子尚小還需努力,不然服務小朋友應該是件快樂又滿足的事情,願與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。


  

相關訊息可參考金車教育基金會




訊息分享如下


  

志工假期系列 


 


VoVa30  教育明燈


 


 


國內的休閒旅遊風氣愈來愈興盛,休閒渡假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不論學生、上班族或退休的銀髮族,都將休閒視為必要的支出與人生目的。


  

    國內休閒旅遊仍以觀光、遊樂或運動為主,以從事志願服務,幫助別人為渡假的方式仍然少見。最近世界先進國家,漸漸流行起一種以幫助別人的休假方式-統稱志工假期(Voluntary Vacation),即利用工作假期或退休後,參與志願服務,進而達到休閒活動中最高的精神層次。 



    志工渡假的形式有很多,舉凡教育、環保、生態、醫療..等,針對目前台灣城鄉差距日異加大,本會擬引進志工旅遊觀念,期望能為偏遠地區的孩子的未來點燃希望,同時也照亮台灣教育的明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VoVa30
指的是’ Voluntary Vacation 30,志工假期每週花30小時為偏遠地區的學童進行課輔活動。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大約有四小時的時間進行課輔活動,其餘時間進行課程、教案準備及環境認識。


2005年8月22日 星期一

[花蓮]摩里沙卡






「森阪」一個日據時代的名字,保留著日式風格建築的山林,日語發音「摩里沙卡」,台灣光復後改稱森榮。
19398月,日資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在此成立砍伐事務所,以林田山為名,之後就通稱「林田山林場」,居民依舊習慣稱摩里沙卡。






去年花蓮之旅,到萬榮車站附近尋滿妹豬腳,卻遺忘到林田山看看傳說中的小九份,回來時懊悔不已。今年這個遺憾,在踏入之時獲得彌補,也滿足內心另一種渴望。








進入林場,眼睛所見是保留完好的日式建築,黑色的屋頂,寧靜的巷弄街道,讓人有置身日本鄉村的錯覺。文化局、文史工作者與當地居民努力維護下,讓昔日風光的林場宛如當下自然呈現。我說不出對這裡的感受,也許昔日的感覺淡了,嗅不到那一絲絲的氣息,不過對於這些用心的保留,是感動、是愉快、是難忘的。




 

福利社與米店靜靜的佇立一旁,檜木建造的中山堂裡,滿是林田山居民緬懷往昔的照片與圖畫。照片中我似乎看到與家鄉出礦坑相同的記憶,眼裡看著林田山昔日孩童的合照,腦海想著的卻是姊姊們在出礦坑唸書畢業的照片,彷彿如出一撤。大概台灣的各個角落有太多相同的日本色彩,就算我身在花蓮,那種感覺還是不曾改變。




 

展示館裡昔日的用具陳列,鍋、碗、櫥櫃、舊式紙鈔硬幣、電話交接箱、伐木工具、、、,多的讓人目不暇給。角落一旁幾個人高興的完成任務,拿起319鄉護照快樂的蓋下印記。而我則是停留在黑膠唱片前,回想人生的點滴軌跡。童年拿著黑膠唱片,幫媽媽撥放悠揚樂曲,拿著一元紙鈔,買下孩提時口腹之慾的快樂、、、太多太多的回憶,悄悄然地在腦海裡播放。






文史工作者努力讓這裡再現昔日風華,衷心期盼能得到更多人們的肯定。興盛時期千人繁盛的伐木林區,當不再伐木後,絢爛歸於平淡。摩里沙卡的寧靜、美麗很難用文字形容,我拿起相機努力拍攝。每張照片代表著我看到的美麗與悸動,還有繁華落盡的那一份淡淡哀愁。





[巧遇鄰長家散熱系統噴水,像下起毛毛細雨]




在林田山拍下許多照片,僅選20餘張分享,可連結照片簿分享。


關於林田山可參考CTIN台灣旅遊聯盟



2005年8月19日 星期五

[花蓮]消失的鳥踏石仔村




[花蓮港]



隨著趴趴走的行程中,對於過去的史蹟總有些難捨的情感,總是希望找出些屬於它的故事,不管上網也好,翻書也好。這種執著越老越顯得固執,越來越顯現於自己的日記上,也許就是這般的頑固,深深的打動小豬媽媽一家人的心。當我踏入花蓮這片土地時,他們絞盡腦汁,希望能帶我去看不一樣的花蓮,就在行程的第二天,熊爸帶著我們到一處大夥都知道的景點,找尋一段被遺忘的故事。
 




到過花蓮的人都知道有個南濱公園,沿著南濱公園往北走是北濱公園,而後是花蓮國際港。這裡規劃了長長的自行車道,許多人到花蓮總是在此乘著風,騎著鐵馬,遙望這片藍藍的海域。然而一般人鮮少知道北濱公園這段腳踏車道,以前是條鐵道,一條從花蓮港到車站的鐵道。當初在這裡有一座車站,它的名字就叫作花蓮港車站[或花蓮港簡易站],它的位子約莫是在現在的「鳥踏石亭」區塊。 





[江口良三郎石碑]




鳥踏石亭往北左側的草叢旁能看到一個石碑,石碑的文字被人惡意的用水泥塗抹,上頭的字跡模糊不太能分辨,不過亦能得知是當初極力推廣建設花蓮港的廳長江口良三郎,據說當初他想極力建造花蓮港,但是日本政府對開發後山並不熱衷,他終日漫步花蓮海岸邊,抑鬱而終。石碑是為了紀念這位花蓮港之父,但是仇日的心態讓這塊石碑冷落的棄置一旁,一般人並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。 




鳥踏石亭其實還有個故事,當初這裡是一個漁村,大部分居民靠海維生。原本花蓮港的位置在南濱,日據時期因為日本政府決定開發花蓮,因而在「鳥踏石仔」漁村北側開築花蓮港口。西元1989年,「鳥踏石仔」漁村在政府擴建花蓮港口的政策下,全村搬遷,於是成為歷史名詞。



[熊爸認真的跟盒子介紹石碑的歷史]



記憶的花蓮港,矗立佇東防波堤堤頭,稱「白燈塔」,多年來已成為花蓮人的精神地標,鳥

踏石漁村佇西防波堤,堤岸與白燈塔隔航道對望。19806月因為花蓮港第四期拓建工程之需

,白燈塔被迫炸燬,自此走入歷史。
現在的花蓮港附近的台灣肥料與亞洲水泥工廠,在日據

時期一個是鋁工廠,一個是鎳工廠,這些工廠製造當初生產武器的原料。日本先從南洋將鋁與

鎳的原料運到花蓮港,然後在花蓮提煉,提煉後再從花蓮港運回日本。二次大戰,美軍曾轟炸

花蓮港藉以打擊日本,也顯示花蓮港在當時的重要性。







這些故事對於外來客的我們顯得遙不可及,當熊爸帶著我們到這裡找尋車站與紀念碑後,我在



網路上無意間發現這個被遺忘的漁村與其他故事時,心中不免感慨。熊爸說學長已經70多歲,
希望後人能知道一些花蓮的歷史,某天帶著他與其他夥伴一同來這裡,尋找這些點滴記憶。當



熊爸道出這段故事,我感受一種傳承的任務就在當下無形中傳遞。







透過電腦敲下一字一句,為了傳承我寫了下來。雖然漁村與白色燈塔的記憶已遠離,但是依舊

能坐在鳥踏石亭吹著沁涼海風,遙望湛藍海洋。那故事呢!可以暫時擺在記憶深處,但別忘

了要一直、一直的傳遞下去。







PS:日記照片感謝wisely提供。


關於鳥踏石仔村的故事可參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


文章張貼不順利,觀看造成不便,請見諒!

2005年8月16日 星期二

[花蓮]豐田日本移民村




[在壽豐鄉這樣的街道顯得平常]





去花蓮前小豬媽媽寄來了兩本有關壽豐鄉的書籍,這兩本書是作者吳鳴寫的。一本書名為「來去鯉魚尾」,而另一本為「豐田和風情」,兩本書介紹的是作者的故鄉壽豐,裡頭對壽豐鄉的介紹甚為詳細。原本去花蓮只是渡假的我,看了這兩本書後,內心一股不安的情緒作祟,也許適合套用「豐田和風情」書內作者寫的,「來到豐田,你一定要看看這裡的移民村」。





 [當年洗石子座台上立著的石頭地神今日依舊被供奉著]


日治時期有許多官營移民村,分布於台灣各地,其中花蓮港廳有吉野、林田、豐田三個比較重要的移民村。吉野村在今日吉安鄉慶豐村;林田村在今日兆豐農場南方約三公里的大榮村;豐田移民村則是在今日的豐裡村,也就是在碧蓮寺鳥居附近。





 [日據時期診療所-俗稱醫生的家]



離開菸樓我們去找尋昔日的移民村,豐田移民村分為大平、中里、森本、山下等四個聚落。其中「中里」為今日豐裡村所在,是豐田移民村中保存最為完整的。如之前寫過的日本小學-現在的豐裡國小;日據時期的警政廳-現在的壽豐文史館;日據時期的菸樓,還有當初的醫療所-俗稱醫生的家,這些都是移民時期所保留下來的。





 [醫生的家上頭的鬼頭瓦]


醫生的家為當時總督府因移民村而設立的診療所,看到這間診療所時,離作者寫書的時刻已過了兩、三年,當下的感覺就像書上拍的一樣,絲毫都沒改變,看不出它經過強烈颱風侵襲,應該說它的建材真材實料,經過歲月洗禮沒有維護的狀態,依舊屹立不搖。







 [保留完好的日式農舍]


移民村的模樣其實不難想像,先前去碧蓮寺時沿路見到的香蕉田與蔗田,可見一塊塊四方土地,移民村指導所[還尚存遺址,但這次未造訪]規劃移民村時,先將土地以棋盤式劃分道路與住宅,街與街距離為兩戶人家,每戶面積為441,四面方正。當初的中里聚落部分居民直到今天還保留這樣的格局,於是除了整齊稻田,還見到了整齊的街道與房舍。如果上網查詢,還不難發現日本的房舍幾乎還保留441的格局,不知這樣,算不算傳統,算不算傳承,還是一種建築法規,不過我喜歡這樣整齊的感覺。





 [民舍的鬼頭瓦跟醫生的家的像不像]


遇見當初的移民村,想像自己就是這裡的居民,一磚一瓦顯得親切,鬼頭瓦長相不一,卻發覺診療所與某處的民舍的鬼頭瓦不謀而合,這代表的是什麼,還是鎮邪功能有所差別!?在旅行中的點滴發覺,每一處的似曾相識也變得挺有趣。





 [保留較為完好的日式建築]


我看著書,走過日本移民村,時光流逝中發現一種為歷史保留的感動,日本戰敗有人仇日,視這些東西為糞土,極盡破壞之能事。有人在背後,默默將這些點滴紀錄,希望後人能記得這些曾經。如果我行程前沒閱讀這兩本書,花蓮行可能顯得異常平凡。也許那幾天我會在七星潭發呆,也許在太魯閣賞瀑,怎麼也不會知道一個關於壽豐鄉的故事,一個日本移民村,還有一個努力紀錄家鄉歷史的文史館。「來到豐田,請你一定要看看這裡的移民村。」如果有機會的話,我也將這句話送給看此篇日記的你,這裡充滿著歲月的痕跡,就在你踏入這裡的當下慢慢被發掘。



想知道更多壽豐鄉的故事可參考
-閒逛豐田


2005年8月11日 星期四

[花蓮]壽豐鄉文史館&菸樓歲月




 [前警政廳現為壽豐文史館]



「文史館」這名詞,這幾年陸續出現在毎個鄉鎮,我佩服這些默默為家鄉文史工作的人們,這樣的工作是持續,而且是恆久的。大多數工作者從小在家鄉成長,而後紀錄起家鄉的歷史。少數人們離鄉背景,因為喜愛某個鄉鎮,樂意的紀錄起當地的文史,推動許多城鄉活動,無法說這樣有什麼不好,畢竟那是一種興趣,一種歷史的傳承。





  [文史館入口處]



在壽豐鄉也有一個文史館,凝聚一堆人的力量,開始拓展屬於這裡的歷史、人文。老農具、老照片、愛心媽媽的拼布作品、飲料、咖啡,讓這裡有獨特的味道,創立一個屬於自己家鄉的精神指標。原來是前日本警察廳,經過文建會補助改建,成為壽豐地區的地標與深度旅遊的詢問站,拜訪移民村遺跡或是菸樓,這裡是不可錯過的地方。









  [文史館內部] 





鄉村的文史館顯得幽靜,每張老照片訴說著日據時代的故事。一張角落的照片,讓我有似曾相似的感覺。那是一張結婚照,一張跟自己父母結婚時相似的照片,親切感油然而生,或許那個時代就是那樣。我沒有多加留意老農具與其他媽媽的拼布作品,只想去戶外悠遊行走,找尋這裡的特有種,快讓人遺忘的廣島式菸樓。




 



[豐裡國小的欖仁樹]



找尋菸樓之前,有一個地方是得去走訪的,就是日治時代的豐田國小[之後改名為豐裡國小]。豐裡國小的樹群,每棵都有50年以上的歷史,不過海棠颱風來襲,把大樹吹得有點光禿,濃密感頓時消失不少。學校的禮堂也有90年以上的歷史,不過整修後看不出有什麼不同之處。我拍下操場那棵巨大欖仁樹,聽說當時可以遮蔽學校師生210名頗具意義。









 [日據石碑]







廣島式菸樓位於
中山路二八二號旁巷弄內,菸樓只有部分保留,另一半坍塌有整修過,但是依舊能感受到當時「綠片黃金」所製造的瀰漫氣味。菸樓應該還有人居住,只是用途為何已經不得而知,至少那段菸草歲月已不再出現。菸樓旁有一座石碑,當下研判應該是日據時代的墓碑。碑上刻著「俱會一處」、「昭和十年七月吉日建之」,下頭還有「松林」字樣,經向文史館詢問,才知道這是當初日人的墓碑,光復後遷走,「松林」為姓氏。聽說這是惟一一座被保留下來的,當初附近有五-六座類似的墓碑。 



 [廣島式菸樓]



望了菸樓,了了心願,來花蓮前最想看到的東西,就在那一刻得到滿足,而之後就得去尋找日本移民村了。這裡回看日記有點冗長,而文史的耐人尋味處,要在這一字一句間說明白還真是不容易,也許該像古人一句涵義萬千,這樣看日記就簡單明瞭了吧!
 







附註菸樓歷史與型式:

談起菸樓的歷史,就得推究日據時代。日本人為台灣引進菸草種植,大批栽種於高雄、花蓮等地區,當時除了引進大批日本移民外,也為這些地區引進移民村建築,也蓋起了一棟棟的菸樓。 




 



 


菸樓主要用來烘培菸葉,當菸葉收成後,將其一片一片放進菸樓一樓,透過火爐以低溫慢慢烘培,等到乾、透之後,再交給日本企業。在日治時代搭建的菸樓主要有兩種形式:大阪式與廣島式,大阪式菸樓較為常見,廣島式菸樓較少人使用,目前台灣僅存不多。大阪式與廣島式菸樓差別在天窗的設置位置,大阪式設於太子樓兩面壁牆上,廣島式則在原有屋頂上開幾個氣窗,欲散熱時則撐開窗門,其形類似屋頂上的拆支窗,沒有再隆起的第二層太子樓屋脊。



想更進一步了解菸樓可參考下列網址

過往雲"菸"  傳統菸樓



 


壽豐文史館地址:花蓮縣壽豐鄉中山路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