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[生活]懷舊的色調


[一個人享受午茶]

[兩個人顯得不孤單]

手邊的消費機用了快兩年,第一次使用裡頭的懷舊模式。

[大與小不代表畫面不和諧]

午茶時刻,順手拍下身旁的景物,突然想起唸書時的事情。那時用的是傻瓜相機,同學間十分流行拍照這檔事,處在一起隨手就拍,拍完即往沖印店報到。當時的照片規格大概都是3*5,並不時興目前的4*6規格,不過卻有著2*3的小照片出現,一張照片可以沖成兩張,現在坊間似乎不復見。

[即使嘴巴說個不停,我還是要抽空翻翻書本]

[然後從樓上的小店點客鬆餅來嚐嚐]

照片色彩是我想提的事情。鮮豔色系看慣了,能把彩色底片洗成黑白那才高明吧!?對於二十幾年前的年代,那真是很特別的事情。相館老闆看準學生喜歡新鮮的心理,能把照片沖印什麼色系,一次全告訴我們。當時的我選的就是復古的咖啡色系,如同相機裡的懷舊感覺。

[小店跟上次來不同了]

[多了手繪的小展覽]

年輕的時候喜歡裝老成。父執輩年代的黑白照片,男生多半留著西裝頭、梳油頭;女生青一色髮尾捲俏,穿著洋裝。唸學生的自己找不到那樣的衣服,更不可能留著一頭捲髮,但是把照片洗成復古感,好像也走過父母的曾經(自我幻想著)。

[小角落有過節的溫馨]

[據說是古早時期診所開立藥方的藥水瓶,這下子更懷舊了]

這樣的色調照片流行一陣子,同學間手邊多少都有幾張,不過沒多久又恢復沖印彩色照片的習慣。沒有攝影眼,哪懂得簡單色調下的美感,想到這裡,不自覺笑了出來。生活如同色彩豐富的照片,自己可以盡情塗上喜歡與想要的顏色,忘了平淡、簡單的色調下,有一種不同的寧靜美,這樣的感觸隨著歲月更能體會。

午後
Ça Va cafe book's shop

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

[台北]聖誕氛圍-MILA花園


[喜歡MILA的氛圍]



接近歲末,商店櫥窗悄悄改變。紅、綠、金、銀色調的搭配,訴說另一個節日的到來。

[小朋友喜歡的聖誕襪]

[有紅、有綠就有過節的氣氛]


午後拜訪MILA花園,道文問:「是剛好經過?還是特地?」老實說是特地的。它就像一陣子會想到的一個地方,最近有什麼新鮮雜貨?有什麼植物?!吸引自己莫名走入。

[像雲朵的豪宅]

[像香菇的豪宅]


在未拜訪期間內,店內多了許多作品。陶藝更加豐富,似香菇又似雲朵的「豪宅」多了幾棟,連裝飾的小動物也多了不少。拜訪時內心多半是掙扎的,店內的小東西,每個都想帶回收藏。此時腦海的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總會跑出來糾纏,理智與希望兩兩拔河,常搞得什麼都沒帶走。

[麻繩與剪刀就讓我手癢想動手DIY]

[適合節慶的裝飾花圈]


聖誕佳節將至,小花園也添新意,按下快門,我把喜愛MILA花園氛圍偷偷的帶回....。


延伸閱讀

[台北]隱身巷弄的MILA花園

MILA花園的臉書

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

[宜蘭]勝洋水草休閒農場-生態瓶DIY體驗


[勝洋水草休閒農場採清水模建築]

要不是看到陽台邊的玻璃瓶小蝦,也許已遺忘前陣子去的水草養殖場。

[溫室養殖]


位於宜蘭員山鄉的勝洋水草休閒農場,從鰻魚養殖轉型到種植水草的領域,在參觀的過程中,發現多元的水草品種,種類之多讓人大開眼界。

[水草餐廳]

從繁殖水草的溫室,再到水草養殖場,其貌不揚的水草,其實並不平凡。許多餐廳都採用勝洋的水草來入菜,光聽之下有些不解。於是當徐先生隨手採了幾株水草給我們聞時,發現陸地上種植的紫蘇,跟手中的水草味道竟然相同,陸地上種植的,也可以從水草中獲得取代,才了解這其中的微妙道理。

[水草養殖池裡不只有水草]

[裡頭蘊含了有顏色的蝦]

不過到水草養殖場,還是要動動手比較有意思。水草商店內的養殖瓶,提供了小魚、小蝦生活的養分,我們也要製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蝦養殖瓶。這個養殖瓶說來很神奇,做好之後只要放在有陽光的地方,就能讓小蝦平安長大。徐先生說有客人拿回家後,存放兩年,小蝦依然存活。有了這樣的訊息,讓準備動手的我們,提高了體驗的興致。

[到水草文化館認識水草]


[水草還可以當燈具裝飾]

養殖瓶DIY體驗如下:先將玻璃瓶內的豆奶喝光,放入少許的細砂與海樹,利用清水沖洗六至七次後,再倒入養殖場已經調配好的水,約七成滿,滴入消化菌,放入火山蝦,即大功告成。從體驗到寫文的今天,已過了一個多月,瓶中的蝦比當初放入時長大不少,依然活躍。

[喝完豆奶就可以DIY囉!]

[利用清水沖洗]

生態瓶採自然循環的養殖方法,適合放置陽台觀賞。雖然不懂這其中的原理,但能看到小蝦快樂的存活,還是挺感動的,因為做了這個生態瓶,很怕自己成為小蝦生命的劊子手,即使生活忙碌還是會抽空看一下牠的狀況,總是希望牠能永續的生存下去啊!

[放入海樹與細砂,火山蝦也在裡頭]

[大功告成]

勝洋水草休閒農場
宜蘭縣員山鄉尚德村八甲路15-6號
電話:03-9222487

註:『農業超有梗』 行程分享文

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

[生活]我的湯圓節


[冷冷的天,喚醒熟悉的味道]

不知遺忘幾個冬至,總覺得這是阿嬤年代的記事。有她才會記得這天要祭祖,要吃湯圓,阿嬤走了之後,幾乎不太記得這些節日。即使電視廣告偶爾提醒,我都視若無睹,當上媽媽後依然如此。

阿嬤會在冬至即將到來時,買上幾斤糯米自製。光是磨米、壓制漿糰,就得耗費一天的時間,可見對冬至這節慶的崇敬。而我,也許是最近休假養病,時間緩了腳步,突然想起冬至將近,想起這個屬於阿嬤的日子。索性換上衣服,上趟市場,買些湯圓與食材,為自己與家人煮一鍋暖呼呼的湯圓。


阿嬤的湯圓,有甜、有鹹。祭祖是甜的,阿公也喜歡吃甜的,而家人習慣吃的是鹹湯圓,尤其是俗稱的客家湯圓。客家湯圓內無餡料,看似平淡無奇,卻有濃郁的節慶意義。搬來台北之後,湯圓變了,內包餡料,大夥稱它「鮮肉湯圓」,口味上並無客家湯圓美味,了不起只是多了內餡,無論內餡如何改變,還是不敵熟悉的香氣與味道。

於是我決定過我的湯圓節(不照譜,就是不想冬至這天才吃)。


準備食材如下:湯圓(無內餡)、韭菜(平時使用茼蒿,近期產量少,農藥過量也是問題,故不採用)、芹菜、香菜、蝦米、香菇、五花肉、油蔥。

煮湯圓好像沒有特別的步驟,只需記得將湯圓與湯頭分開熬煮,待湯圓煮熟之後再與湯頭混合,如此一來湯頭比較清澈,不會呈現渾濁狀,待煮熟起鍋時再加油蔥,更添美味。嗯....大概就是這樣!

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[日本大阪]廻転いか焼 天六屋


[食物增添旅行記憶]

旅行的記憶不外乎按下快門的當下,食物與旅程的勾勒,讓旅行更添趣味。

[魷魚燒價格不貴,吸引路人購買]

我想起梅田車站不遠處的魷魚燒。靠著麵糊、新鮮魷魚與旋轉鐵盤,成就一片片看似簡單又充滿濃郁醬油香氣的薄餅。

[麵糊與魷魚混合,經過高溫機器壓製]

師傅從接下訂單開始,快速的打開裝滿新鮮魷魚的盒子,取出適量食材,塗抹於旋轉的加熱機器上,經過高溫壓製,等待機器旋轉一圈之後便可取下。取出薄餅,塗抹醬汁,捲折後快速包裹於紙張中,魷魚燒就此成型。

[塗上特製醬油]

隨點隨取,方便行走的路人享用。旅行的我們,看見這樣簡單的食物,也想買個嚐嚐。看師傅快速的處理食材到完成,俐落身手,加添旅行中的風景印象。魷魚燒所勾勒出來的梅田車站記憶,久久無法忘懷。

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

[生活]歲末祝福



以為可以省去今年的手寫祝福,偏偏健康亮起紅燈,讓人停下忙碌的腳步。

多出的時間,好像就這麼剛好的落在年末的此時。拿出一落平日收集的明信片,我書寫了起來。

久違的你們近來可好?!

忙著趴趴走的你們是否注意自己的健康?!

與時間奔跑追逐的時,別忘了停下腳步審視。

希望遞出祝福的同時,你們也收到了殷切叮嚀。


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[宜蘭]利澤老街尋訪


[利澤老街的民家館是我喜愛的角落]

說起台灣的老街,能吸引人的似乎不多了。為了拓展觀光,吸引人潮,處處販售相同的產品。不管是北埔,還是石碇,或是眾所皆知的大溪、三峽老街,除了幾間保留完整的老宅,能欣賞的部分因改建而消失殆盡,新穎取代了老舊的斑駁,失去了懷舊的古意。

[聽總幹事說媽祖,發現永安宮的與眾不同]

此行參加「五結YUMMY芽米金色旅遊」,我發現老街保存完好的小角落。這裡是利澤簡老街,傳說清康熙皇帝敕封十二尊天上聖母,由福建省莆田縣的湄洲廟分靈到台灣來,而其中一尊駕臨於此。由於港內水淺,船隻在海上漂流,船員誠心向媽祖禱告,不久海水暴漲,使船隻得以進入內陸河道,順利奉安祀奉天上聖母,因此當地居民將此發生奇蹟地稱之為「奇力港」。後因同音不同字改稱利澤簡,因此利澤簡名由「三龜快堡」、「奇力港」、「利澤簡」到現在所稱的「利澤老街」。

[媽祖手臂下的鳳凰]

永安宮是利澤居民的信仰中心,供奉天上聖母,在促進會林總幹事的介紹下,得知永安宮有三寶。一是媽祖神像左手臂的鳳凰。二是劉海戲金蟾-劉海是五代時遼朝進士,曾為宰相,受到呂洞賓開悟成仙。傳說劉海頭髮蓬鬆,額前垂發,用計收伏一隻三足的千年金蟾,金蟾受伏後,常常吐錢給劉海救濟窮人,「劉海戲金蟾」,因此成了財神爺。宜蘭木雕大師陳銀生先生在1928年以「劉海戲金蟾」雕刻一座捐獻箱,傳說中金蟾只有三足,象徵只進不出,而現在「瀏海」髮型的由來也是出自這吉祥聚財的傳說呢!而永安宮的第三寶,就是元宵節當天所舉辦的「走尪」儀式,尪在此指得是小尊的神像。

[古樸的利澤老宅樓面]

利澤有八大庄的信眾,包括泉州人組成福祿、漳州人組成西皮樂團子弟戲,經常到永安宮來敬拜媽祖。隨著歲月的流逝,仇恨的淡化,兩團的人逐漸互有往來,建立友好的情誼。每當元宵節當天,媽祖與八大庄的神聖、陣頭與福祿、西皮的子弟戲團,出巡繞境八大庄回鑾至利澤簡老街,福祿子弟團與西皮子弟團又抬自己的神轎在街上競走(走尪)。由早期兩派人馬的械鬥,化為賽神來表達的一種含意。賽神(俗稱走尪)由土地公開路,媽祖壓後來回三趟,在過金火,媽祖進殿,全程結束。

[傳承第三代的何老闆,所做的菜餅聞名台灣]

[金桔口味的菜餅]

[聖誕節使用的聖誕糕模]

除了永安宮的三寶,利澤老街上還有家百年餅舖-何鼎順,其中又以「菜餅」最為特殊與聞名。在日據時代物資缺乏,何家第二代先祖用當地的稻米與南澳糖廠生產的蔗糖,製造出米香、米荖、糕仔。後來有了麵粉,再製造出麵龜、禮餅、月餅。店面洽在永安宮對面,信眾中有人茹素,就改用黑糖、金桔、花生油作成素餅,由於純素,故稱「菜餅」。

[總幹事為了讓我們有攻炮台的體驗,特地設置一個小小的炮台]

[大概丟了十回,好不容易引燃火線]

除了菜餅,在何鼎順餅店內還有個特殊的「恭賀聖誕」的餅模,何老闆說接近聖誕節,教會教友就會上門訂購聖誕糕仔,於是產生出這樣的餅模,這大概也是馬偕博士傳教至利澤簡的關係,才會有此特別的習俗。

[民家館是社區孩子閱讀的好所在]

[社區媽媽的手作商品]

[意外發現茂伯的拜訪簽名]

利澤老街大致維持原始模樣,有間民家館十分吸睛。老宅保持完整,裡頭除了社區媽媽的手作創意外,還有個社區小朋友閱讀的書房,老宅牆面貼滿兒童喜愛的彩繪圖案,讓人看了都想來此小憩閱讀。裡頭還有本大大的古文書,裡頭裝的是社區的文史資料電腦,翻開時還能傳來淡淡的檜木香氣。

[風華不在的利澤戲院]

除了民家館,老街上的教會並非是當年馬偕博士傳教的所在,而是二十世紀初改建為今的二樓建築。此外,街上的戲院與利生醫院也依然保存完整。即使人去樓空的戲院已不在熱鬧,從外觀的模樣,仍能想像當年高朋滿座的景象。

[利生醫院也是偶像劇「命中注定我愛你」的拍攝場景之一]

[仔細比較還是能發現建築物稍稍改變,突出的屋頂已經消失]

利生醫院是當地最早的西式建築,原為利澤簡信用組合,之後的輕便車站、五結鄉農會到今日的醫院。建於1920年,為林茂長醫生與其兄長所有,據說裡頭沒有一根柱子,全靠樓板與屋頂的木架構支撐而成,由於是私人建築,只能在外頭欣賞。

[十分安靜的利澤老街]

[這張彩繪圖應該是當地人孩童時期的寫照]

林總幹事拿著照片介紹利生醫院的過往,照片中的利澤簡橋因冬山河截彎取直而拆除,早不復見當年的模樣。美麗與風光不在的利澤老街,留下的除了建築物,還有不變的地名。那個來自平埔足噶瑪蘭人的利澤簡,象徵的「休息之地」的語意,似乎成了現在的最佳寫照。